洗稿、拆书、短视频侵权、主播翻唱注意了,你们都成了重点整治对象!
副标题[/!--empirenews.page--]
导读 “剑网2018”和网游《剑侠情缘网络版》真的没啥关系... 刺猬公社 | 铁林 “剑网行动”又来了,这次是2018版本。 据国家版权局消息,此次专项行动自7月上旬启动,利用4个多月的时间开展三项重点整治。 这三项重点整治中提到的内容,足以让很多内容行业从业者感到惊喜,当然也会让部分感到头痛。 第一项:开展网络转载版权专项整治。
第二项和今年的热点很贴近:开展短视频版权专项整治。 第三项点名了不少的“侵权重灾区”,包括对网络直播、知识分享、有声读物平台版权集中治理。 完整版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下边的截图。 抄袭的衍生品“洗稿”将被坚决整治 一个一个来分析。 第一项,针对的是图文,一个是打击未经许可转载新闻作品的行为,一个是针对文字抄袭。比如此前“差评洗稿”系列,就属于坚决整治的范畴。 不过有媒体在分析时弄混了一个概念,直接理解为了“违法转载、洗稿将面临封号?” 把两者放到一起说是不对的。 违法转载被封号的可能性很大。什么叫违法转载,按照规定,只有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的网站,才拥有转载新闻的权利,反之,都属于违法转载。 因此,国家版权局在文中提到的举措是:
“洗稿”只是重点打击对象,不属于“违法转载案件”。 不过从文字的选用上来看,现在的版权行动是非常与时俱进的。“洗稿”本身是个网络词汇,网上有说法认为,“洗稿”可能是“洗钱”一词的衍生品,之所以不用原来赤裸裸的抄袭,就是得益于“洗稿”手段的高明。 一篇文章,同样的逻辑、案例,在经过不同的遣词造句以后,就变成了全新的稿子,大大减少了“洗稿”者的时间成本。 “洗稿”这种特殊的抄袭行为,在官方信息中,被点名关注,本身也是信息和观念的进步。 就拿上次“差评”洗稿引发舆论沸腾来说,后腾讯撤资,差评发了致歉信,虽然致歉信引来了很多行业人士的批评,但这件事情此后就逐渐从人们眼前消失,差评依然在照常更新。 差评洗稿事件,暴露了创作者维权的艰难,很多的内容创作者,在发现稿件被洗以后,缺少相应的维权路径,成本太高,这个高,意思是要付出的时间、精力太多。 北京律师张新年当时告诉刺猬公社(ID:ciweigongshe),权利人的窘境在于,如果不通过司法途径,很难进行有效维权,但借助司法途径,提起民事诉讼,不仅面临精力、费用、时间成本高等问题,而且由于著作权侵权目前缺少可操作性强的认定标准,法院有时很难判定构成侵权。 技术和版权意识的提升,正在降低短视频的维权成本 再来看第二项,短视频版权整治。 这是今年的大热点啊,从国内火到国外。中国第一家提供短视频及素材版权供应和发行的平台妹夫家(MF+)创始人闻进告诉刺猬公社,“别看快手、抖音有一些短视频是搬运上去的,但同时它们也生产大量的网红视频,这些视频的流量非常高,被搬运到其他平台的时候流量也很高,这种搬运很少有是授权过的。” 这也就是说,短视频平台也开始有了维权的需要,平台维护个体的版权,实际上也是在维护平台的流量。 刺猬君昨日在刷抖音时意外发现了WOD世界舞蹈大赛的一段非常精彩的视频,按耐不住想要分享,最终选择的平台是Instagram,和分享到微信一样,要先下载好视频,然后再去Instagram上传。 没有想到,视频上传不到一分钟,刺猬君就收到Instagram的一个提示:视频所含内容的版权可能属于他人所有。 此后就是不同的信息提醒,包括邮件提醒,视频侵权了世界舞蹈大赛,如果有获得转载的权利,可向官方提出申诉。 随后,刺猬君又上传了一段普通的抖音旅行视频,就没有再出现同样的提醒。 当然,这并不是国外才有的东西。国内长视频平台对版权的保护要做得更细致一些,刺猬君在腾讯视频上传某段需要引用的视频资料时,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,提醒上传者平台内部已经出现了相关的内容,如果上传者本人是视频的原创者,则可以进行申诉。 闻进认为,平台帮助解决版权问题会发挥积极作用。国外的YouTube,对于博主上传的视频内容会有清晰的识别,使用盗版权视频的人,最终的播放流量和收入也会计算到原创者账号之上。 和长视频相比,短视频的维权之路才刚刚开始。 从去年初开始,妹夫家开始收到外来的维权需求。“知识付费起来以后,维权需求才开始成长。”闻进说,这类需求成长特别快,内容刚做出来,淘宝咸鱼可能就有卖,内容创作者有强烈的需要进行维权。 不同于综艺节目等本身就比较在意流量和宣传效果的短视频,制作方不觉得被加工、截取有问题,就不会找上门。 (编辑:文山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