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父徐小平“割”了谁的命?
说得再详细一点,中介机构占据了广告收入的一半以上。例如,广告客户付费为100美元,最后发布商只能获得50美元或更少,而中介商则至少赚取50美元以上。数据试图解决一些问题。目前运行的中央系统存在局限性,存在严重的欺诈行为,盈利性质和用户体验不理想。 DATA在很多方面与IOST有着高度的重合: 官网风格 IOST的官网: DATA的官网: 画风 IOST: DATA:虽然目前DATA的白皮书已做修改,删除了人物头像。但网上也能查到他们之前的白皮书。 站台顾问为同一拨人 IOST: 上面图为IOST的顾问介绍,下图为DATA的之前团队介绍: (Yusen Dai和Bman Lee都从IOST年纪轻轻做到了DATA满脸胡子,而Jia Tian除了涨了胡子,职位还变成了科学家/专家)。 DATA被曝光后如今的白皮书删除了人物头像,但站台的顾问信息没有修改。 Github代码显示为0。 令人震惊,这么多顶级机构加持站台的项目,在Github无更新任何代码,就只有一个库名。 IOST项目和DATA项目投资人团队高度重合,网站样式也高度雷同。 团队成员无任何头像,成员信息残缺。并且两个项目的成员名称都是英文名+中文姓氏的混杂写法。 IOST项目和DATA项目营销手法均采用饥饿营销,社群轰炸已至于所有人一瞬间都知道了这个项目,而且都宣称是区块链3.0。 IOST项目和DATA项目均采用病毒式空投宣传,大量人头都是分享链接拉人头获得68个 iost 而来。IOST热度过掉后,DATA也粉墨登场,也是各种先建立社区宣传要私募,然后额度被机构包场空投,手法如出一辙。 IOST项目和DATA项目均是真格基金和火币实验室的孵化项目,均会首发火币(真格基金也投资了火币)。 也许项目想法是不错的,技术也有实现的可能,但是资本机构模块化的标准化炒作项目就太不道德了。我们无法得出到底谁抄袭了谁,但做为DATA,IOST和多拉打印的投资方真格基金一定知道其中这几个项目的关联所在。 项目三:教育币EDU 从开盘的超级爆拉,到瞬间暴跌。这也是币圈很多项目方公开的操作手法。从最高的0.04元,市值2.4亿到目前的0.004元市值2400万,暴跌90%,蒸发了10分之9的财富。目前价格0.004元,都跌破分了,要用厘来算了。 被黑客攻击,损失30亿代币 在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得EDU代币遭黑客被盗事件,原因EDU由于是代码中函数缺少验证,从而让黑客有机可乘,做到随意转账,也就类似于偷币。很多人将锅甩在了以太坊智能合约身上。其实很多漏洞不应该全怪以太坊,有句话说的好:“天下文章一大抄,那天下代码自然也是一大抄哦!” 这个安全漏洞其实非常容易被检测。 在山寨币中,类似代码,甚至复制代码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,更不用说代币了。代币的代码自然是原封不动的照抄,bug、漏洞当然也拷贝不走样了。 因此,就便宜了黑客,只需一串代码,就轻而易举实现了财务自由。更有甚者,由于急于ICO,随意在网上找代开发钱包或代币的组织,还有一些标榜一个程序员5分钟就能开发出代币的教程,几乎没有任何门槛。不曾想,这样的代码、程序粗制滥造也就罢了,还有可能留有后门、漏洞。 EDU简介 EduCoin是建立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基础上,面向在线教育内容分享和服务的去中心化教育平台。平台是针对教学服务消费与提供、教学产品技术分享、教学质量监控评估而设计的,解决教育的信息不对称和公平性问题。这个项目的意愿是利用区块链来解决教育不公平的现有情况。以后大家使用EDU代币在平台来换取教育服务。 这个类似于我们在互联网上,PC端和APP端上付费学习技能一样。不同的是我们用的是人民币或者点卡,而平台使用的是EDU 代币。 互联网很便捷,互联网依然无法完全解决教育不公平现象,区块链目前也不能。 穷人上不了网,哪里还有余钱买代币? 打开官网什么都没有。没有任何的介绍和多余信息查看,屏蔽了中国IP。 此外,币阎王查看EDU的白皮书和海外官网均没有关于团队成员信息的任何介绍。但据之前有评级机构报道称其团队成员沿用与IOST类似的卡通人物。 项目四:社交币YEE (编辑:文山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