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毒液》来了,资本之手让好莱坞风水轮流转
Netflix却向威尔·史密斯伸出了橄榄枝。去年12月,威尔·史密斯主演、耗资9000万美元的《光灵》在Netflix独家上线。尽管评论界口诛笔伐,3天内居然有超过1100万人观看了这部电影,于是很快传出了要开拍续集的消息。 这不是孤例。同样和索尼合作了20多年的亚当·桑德勒,也在2014年和Netflix签署了合作协议,为后者拍4部只在Netflix上线的电影。双方在去年又续了约。 一直以来,亚当·桑德勒的电影都得不到评论界追捧,但他和威尔·史密斯一样却非常有观众缘。看准这一点,索尼从1999年开始,以几乎一年一部的速度,和亚当·桑德勒合作了将近20部主打桑德勒的喜剧电影,包括大获成功的《冒牌老爸》《初恋50次》《人生遥控器》《长大成人》等等。 以往缺少系列大片的时候,索尼靠的就是威尔·史密斯、亚当·桑德勒的明星效应,很多项目能够启动,完全就是因为他们的票房号召力。有索尼影业高管曾经开玩笑说:“我们的房子都是靠威尔和亚当买的。” 和威尔·史密斯一样,亚当·桑德勒的明星光环效应过去几年也不管用了。他2015年出演的《像素大作战》成本超过1个亿美元,盈利才千万出头。但在Netflix上,亚当·桑德勒的电影却备受欢迎——这类电影主要靠情节和人物魅力,不需要花钱的特效大场面,即使在家看体验上也没有多少损失。 对观众来说,如今这些大明星主演的电影在家也能看,为什么还要花大半天时间额外花一笔钱去电影院?这也能一定程度上解释,为什么好莱坞大公司现在全都只拍特效大片(以及强调体验的恐怖片和动画片),中小成本的剧情片越来越少。 迪士尼2016年曾推出过一部剧情片《卡推女王》,讲述一个乌干达贫民窟出身的女孩如何成为国际象棋神童的故事。电影成本只有1500万美元,但票房居然更低,只有成本的一半。电影的惨败让迪士尼彻底放弃了中小成本电影,只做漫威宇宙、《星战》系列、动画和真人童话片。 华纳、环球都在朝着同样的方向。 华纳有和DC、传奇影业、乐高、温子仁合作的DC宇宙、怪兽宇宙、乐高动画宇宙以及招魂宇宙,还找回了J·K·罗琳重新开启了魔法系列。 环球也找回斯皮尔伯格重启了《侏罗纪世界》,宣布了怪物黑暗宇宙以及《第六感》导演奈特·沙马兰的超级英雄宇宙,《速度与激情》明年也会迎来外传。旗下的照明灯娱乐在拓展《小黄人》之外的动画电影(《爱宠大机密》《绿毛怪格林奇》),回归的梦工厂明年也将推出《驯龙高手3》。 只不过,失败的计划也不少。和漫威对标的DC宇宙多部电影遭到口诛笔伐,后续方向不得不再次调整,只有《神奇女侠》得到一致好评。去年阿汤哥主演的《新木乃伊》惨烈扑街后,环球刚刚启动的怪物黑暗宇宙立马没了动静。 而索尼惟一的“蜘蛛侠宇宙”未来如何推进,还是要看明年索尼、漫威和帕斯卡之间合作到期后的进展。除了真人版的蜘蛛侠,索尼其他漫威角色的电影目前并不包含在漫威电影宇宙里。 索尼继续在翻箱倒柜找IP重启。明年,观众不仅会看到《黑衣人》《霹雳娇娃》《咒怨》的重启,还会等到《愤怒的小鸟》的续集。 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钛媒体微信号(ID:taimeiti),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(编辑:文山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