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诞的大哥之路,李诞的人间质疑
说李诞浅薄和油滑的,看人真准,阅历很深。只是,拿对方自己说出的话,来给对方做定性的,不是一个成熟的价值判断标准。不给自己人设,说话留半句不任性的,对于公众人物来说,是个挺难得一见的个性,李诞不给一件事情立场,并能自圆其说不给立场的理由,是他招人稀罕的地方,蒋方舟特别吃这个。她娇嗔的在窦文涛《圆桌派》里谈到和李诞的友谊,并矫情的在音频和文字上公布了一段她给李诞的个人信件,蒋方舟眼睛的犀利,都领教过。直播里市侩世俗的李诞果真是那样,蒋方舟会不会疯。 有些话,脱离视频语境,变成文字转述,特别是那些自黑成瘾,一个不小心口无遮拦的非常态风格就容易变的面目可憎。李诞如果让自己的公众面貌在透明小处太过随意,把本来擅长的嬉笑怒骂平衡术,在生活的场合暴露成暴发户的势利眼,他就会彻底打败自己。一个被南方系工作人员倒腾过春运火车票伤害过的小伙子,一个见证过自己成长的群落由盛及衰,由特权到匮乏,并乏到了严重缺水程度的大男孩,他当然知道网友的愤怒和失望是什么。 之所以不怀疑李诞,是因为不把他看成明星,他的行为,就一切自洽。我们身边曾有太多李诞这样的同学,从小学到大学,能起哄架秧子接老师的梗,能在课堂制造欢乐,,北方话管这个叫”接话把儿“,接不好,招老师烦,一个粉笔头扔过来,被罚站被轰出去是家常便饭;接好了,全班承认你是人才,你咳嗽他们都能乐。李诞就像那个似曾相识的捣蛋鬼,调皮精一样,让我这样的人在潜意识中拾起了接地气的年少时光、学生记忆。 陈铭在本届《奇葩说》,狠出了一个无人能及的境界,立论攻防、策略水平、无失误发挥叠加成熟优雅的气度,这是节目布置的人设,小陈铭两岁的李诞,如果被寄托成这个高度,那比写《扯经》还扯;蒋劲夫困于日本,感情事业一团糟的活不明白,这是个人选择的自我,大夫仔两岁的李诞,如果主动选择了迷失方向下的洼地,那就报废《笑场》,只剩《冷场了》,宇宙都不给他超度指南。 时代没有迷茫成傻X,世界也没有混乱到不像话,包括李诞自己的很多个明白,其实都算伪明白。王朔讲话了,很多事儿听过看过没自己上过,都白费,有个卵用。大哥之路,道阻且长,成为了大哥,就要直面批判,尤其是那种特别及时的提点。从自我纠错能力上看,真正的大哥,一般不会让人失望,因为毕竟,大家不再把你当成偶像时,连一声再见都不会和你说。 (编辑:文山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