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毒液》来了,资本之手让好莱坞风水轮流转
当时距离索尼影业被黑客攻击已经1月有余,艾米·帕斯卡依旧处在风暴中心——因为私人邮件中涉及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不当笑话被公开,她成天被媒体穷追猛打。她在邮件里评价合作多年的安吉丽娜·朱莉“恃宠而骄、毫无天分”,成为了金球奖上的开场笑话。就连她的网购清单,都被媒体写进了报道。 在与索尼更高层来回交涉后,艾米·帕斯卡最终同意离开,并选择了一条好莱坞高管下台后常走的路:开设自己的制片公司,转型制片人。但并不是说让走就走。 她和索尼影业签了一份为期四年的协议:她的制片公司将为索尼开发电影项目,后者负责出资并保有电影的全球发行权。为此索尼不仅要向她支付4000万美元,还要负担其公司每年900万美元的运营开支。 这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影响力。在掌管索尼影业期间,艾米·帕斯卡与好莱坞一大批电影人都建立了深厚关系,她擅长开发中等成本的主打明星牌的剧情片,与乔治·克鲁尼、威尔·史密斯、亚当·桑德勒等一大批明星都建立了长期合作,得到了明星们的信任。 更重要的是,她成功地介入了蜘蛛侠的未来命运。 即便面对黑客事件的舆论压力,艾米·帕斯卡还是赶在下台之前积极运作,不仅与构建漫威电影宇宙的核心人物凯文·费吉商讨了蜘蛛侠未来电影的安排,还和当时漫威公司的话事人见了面,得到了认可。 索尼不可能把蜘蛛侠这个IP还给漫威,漫威也希望索尼的蜘蛛侠电影能有所改善,因为电影表现低迷也严重影响漫威的蜘蛛侠玩具销售。最终,几方达成了一个实际上颇为复杂的合作。 综合几方的协定,蜘蛛侠在漫威宇宙里出现的电影还是漫威负责制作、迪士尼负责发行,但蜘蛛侠单人电影则由漫威和艾米·帕斯卡的制片公司共同制作、索尼负责发行。双方的电影都各自负责盈亏。 于是过去几年,汤姆·霍兰德饰演的蜘蛛侠一直在两边荡来荡去——先是2015年出现在了迪士尼/漫威的《美国队长3》中,此后又在2017年索尼的《蜘蛛侠:英雄归来》中开启了新故事线,今年又出现在了迪士尼/漫威的《复仇者联盟3》里,明年又要回到索尼的《蜘蛛侠:英雄远征》中…… 尽管这些电影名义上都是在漫威电影宇宙之中,但幕后的出品方始终是不同的阵营,剧情上的割裂已经初现端倪。几方合作的年限只持续到2019年,也就是索尼与艾米·帕斯卡的协议到期之时。也就是说,蜘蛛侠在漫威电影宇宙的时间,其实只剩一年了。 蜘蛛侠在漫威电影宇宙的去留,将对索尼手上的其他项目产生连带影响。除了《毒液》,索尼依旧在推进自己的“蜘蛛侠宇宙”计划,《莫比乌斯》《猎人克莱文》《银貂》《黑猫》等一批项目已经官宣。 虽然名义上拥有蜘蛛侠漫画500多个角色可开发,索尼的高管一直很清楚,这里面大部分都是不知名的小角色。在漫威宇宙横空出世后,艾米·帕斯卡就曾私下抱怨:“我手上只有蜘蛛侠宇宙,里面除了蜘蛛侠,不是他的反派,就是他的家人和女朋友。” 索尼的王牌 手上缺少系列大片,是索尼反复围绕蜘蛛侠做文章的根本原因。 索尼发行的所有电影里,票房表现仅次于蜘蛛侠的是007系列。从2006年的《皇家赌场》到2015年的《幽灵党》,索尼的4部007电影总票房超过30亿美元,其中《007大破天幕杀机》全球票房超过了所有蜘蛛侠电影,至今仍然是索尼影史上票房最高的一部。 但问题是,007的版权在米高梅手上。和米高梅合作,索尼需要承担每部007电影一半的开支,但只保留1/4甚至不到的盈利。在《幽灵党》之后,米高梅与索尼持续十年的合作也到期了,下一部007的发行转交给了环球和Annapurna(甲骨文创始人女儿Megan Ellison的公司)。 再往下数,索尼手里总票房超过10亿美元的系列大片只有三个:《黑衣人》系列、《精灵旅社》系列以及丹·布朗系列小说改编电影。并且,这几个系列还算不上现象级,所谓event film。 更糟糕的是,时隔十年回归的《黑衣人3》在北美票房创下系列最低。因为威尔·史密斯等主创的高票房分红,索尼也没有赚到太多钱。 丹·布朗系列小说改编电影也面临问题。导演朗·霍华德、主演汤姆·汉克斯等主创要分走相当一部分收益,最近的两部电影《天使与魔鬼》《但丁密码》都是亏了钱的。 谢天谢地,“巨石”强森拯救了索尼。 去年末上映的《勇敢者游戏:决战丛林》,沿用了索尼1995年老片《勇敢者的游戏》的核心创意。尽管同期迪士尼推出了《星球大战8》这样的巨无霸,这部电影却意外成为索尼历史上北美票房最高的影片,全球票房更是超过了所有蜘蛛侠电影,仅次于《007大破天幕杀机》。 这样的成绩给汤姆·罗斯曼很大的惊喜,因为这个项目正是他2015年接掌索尼影业后放行的。按照Deadline的说法,这一部电影预计最终能为索尼带来3个多亿美元的利润(算上蓝光/DVD、在线点播、电视播放授权等长期收入)。 这是什么概念? 最赚钱的第一部《蜘蛛侠》为索尼赚了4个多亿美元,而回到漫威电影宇宙的《蜘蛛侠:英雄归来》,利润刚好2亿美元出头。一个20多年前的儿童冒险片创意,居然比大部分蜘蛛侠电影还赚钱?这样的成绩喜得索尼马不停蹄地找回强森开拍续集,并已经计划好将要拍摄第三部。 在《蜘蛛侠:英雄归来》和《勇敢者游戏:决战丛林》的帮助下,索尼影业2017财年(18年3月截止)扭亏为盈,赚了3.76亿美元。而根据索尼集团10月底发布的财报,索尼影业今年的盈利预计会进一步增长,达到500亿日元(约合4.44亿美元),这当中自然有《毒液》的重要贡献。 可以说,最近两年索尼影业时来运转也并不为过。不到一年时间,索尼手里多了两个可以开发成系列大片并且是掌控在自己手里的IP,意义非同小可。这也能多少缓解索尼影业被卖掉的焦虑。过去几年,不时有传言称索尼集团想要卖掉影视业务。 影视是整个索尼集团的第四大业务板块,去年其营收超过10000亿日元(约90亿美元),但最近10年这一业务部门的表现却一直低迷。从2009年开始,索尼影业连续七年未能实现盈利目标,2016年更是亏了6.82亿美元。 索尼集团前CEO平井一夫是索尼影视业务的坚定支持者。但今年年初,索尼CEO已经换成了吉田宪一郎。 按照华尔街日报的分析,如果以索尼影业2017财年91亿美元的营收,乘以同类媒体并购交易溢价倍数的中位数,索尼影业的卖价大概在350亿美元。要知道,迪士尼买下20世纪福克斯的出价,最终超过了700亿美元。 “六大”往事 当得知默多克决定要卖掉20世纪福克斯时,好莱坞最意外的是:“六大”里第一个要被卖掉的,居然不是派拉蒙。 (编辑:文山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