烧到三星的这把“万物皆可supreme”火,到底是怎么来的?
2000 年,在滑板圈子已经有相当知名度的 Supreme 又把“魔爪”伸向了 Louis Vuitton,直接把后者经典的 Monogram(老花)图案用到设计中,产品覆盖了滑板、帽子、T恤等。Louis Vuitton 哪儿受得了这种委屈,直接采取法律手段要求 Supreme 停售并召回相关产品。 不过,对于 Supreme 的影响并不大,已经售出的“联名”产品在二级市场上瞬间成为了抢手货。截止到发稿前,当年的那块滑板目前在 eBay 上仅剩一块,售价高达 2200 美元(约合人民币 15121 元);更别提,这一次之后,Supreme 的知名度迎来暴涨。 加上之后 2007 年的 NCAA 和 2009 年的 NHL 等事件,“侵权”对于 Supreme 来说,根本不叫事儿。
今年 8 月,为了给即将发布的 2018 秋冬系列造势,Supreme 在《纽约邮报》8 月 13 日周一的报纸头版投放了广告,一贯的标志性 LOGO。原价 1 美元的报纸,引起了疯抢。截至发稿前,eBay 的价格炒到了 19.9 美元(约合人民币 137)一份。 这些事件,都在媒体与社交网络中引起了热议,Supreme 的高附加值,依靠不断舆论营销造势达到顶峰,早已“出圈”影响到普罗大众。
严格来说,除了“Supreme”的 LOGO(正确的说法是 BOX LOGO)是不可或缺的以外,Supreme 没有不可逾越的设计准则。 品牌联名是 Supreme 固定的设计套路,每一季的 Supreme 都通过各路联名提高了热度。比如前不久与 Louis Vuitton“冰释前嫌”后推出的联名系列,全都炒上了天价。 对 LOGO 的过度使用,还引起了不少争议。知名凉鞋品牌 BIRKENSTOCK 就明确地表示拒绝了 Supreme 的合作邀约,直言把 LOGO 简单粗暴地贴在单品上的联名合作就是“卖淫”。 而在街头文化氛围浓厚的纽约以滑板品牌出道,注定了 Supreme 的设计会以“致敬”与“恶搞”这类潮牌最常见的手法为主。 首先,Supreme 的 LOGO 其实就是抄袭的,James Jebbia 曾间接承认,LOGO 无衬线字体搭配红底的设计来自艺术家 Barbara Kruger 的经典海报。 Supreme 的产品设计上,也延续了同样的做法:大量借鉴抄袭别家设计。量大到什么程度呢,直接撑起了一个专门挖掘 Supreme 灵感来源的,名为“supreme_copies”的 Instagram 博主,甚至还出了一本 120 页的书。 Supreme 的借鉴对象对早期的美国街头文化代表品牌 Ralph Lauren、TOMMY HILFIGER 到运动巨头 NIKE、adidas 无所不包。 除了服装,Supreme 的灵感可能还来自各行各业。比如 2018 的秋冬款平沿帽,灵感来自美国一家猪肉加工厂 Farmland Foods,搞得气不过的老板让工人穿着 Supreme 来了一组 LOOKBOOK。 而换个角度来说,Supreme 的 LOGO 不止能打在服装上,比如还有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。比如: 这些举动带来的效果是,Supreme 没有一个常驻在消费者心理的设计语言,或者说 BOX LOGO 就是唯一的设计语言,导致 Supreme 的 LOGO 实现了“无论放在哪里都不违和”。 “万物皆可supreme”为什么是现在火了
(编辑:文山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