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话向上金服袁成龙:“快”并非运筹帷幄,“慢”才能决胜千里
袁成龙:对,没有向银行存款,钱随便动,这是第一。第二要注意流动性风险,绝大部分的借贷期限还是挺长的,大部分是两年、三年分期。所以你要出借两个月、三个月,你最后收回出借款的方式,就是把你的债权转出去。市场环境好的时候,转的很快,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,转的就很慢。总之,别把它当成存款一样规划自己的资金。别想着那一天我要用钱,我刚好那一天到,然后发现钱转不出去,钱接不上了,这个是要想清楚的。 第三点,长期而言,P2P它一定是一个有风险的业务。不管是第三方的保险或担保之类的,总是不想让你亏损的。行业趋势是这个样子的,风险要化解,就必须要分散开来,不能让整个平台去承担,这刚好也是监管明确的要求,但是现在大家还不太清楚怎么去做。 一点财经:是,关于P2P的经营风险你怎么看? 袁成龙:其实P2P现在最大的经营风险就是不恰当地承担了出借人自己该承担的风险,这种风险为什么大家不恰当地去承担呢?就是因为长期的竞争压力,客户会用脚投票,流向风险担保的平台,这叫劣币驱逐良币。 一点财经:在你看来,P2P平台在金融中应该承载的一个定位是什么? 袁成龙:小微普惠金融的补充,大宗理财之外的补充,另外一种财富增值的选择,这就是P2P平台的定位。而且归根结底,它对于出借人来说是一项风险业务。 一点财经:向上的资产端有个人信用贷、车抵贷,为什么选择做这种类型的资产? 袁成龙:因为它足够小额,足够分散,不受明显行业的周期性变化,所以它会让整个风险属性更加平顺,不至于大起大落。 一点财经:我们也看到这轮爆雷潮中几乎都是资产端出的问题,在保障资产端安全上,向上是怎么做的? 袁成龙:我们还好,因为我们一直在防备。这得益于我们对于资产业务的选择上面,它没有那么强周期性的,没有那么强的行业属性。 举个简单的例子,你要说大企业,企业去年、前年活的还不错,今年就会很艰难,你这个平台就很难干。你要做某个行业,比如你做贸易相关的行业,今年中美贸易战一打,恐怕你就完了。那大家日子很好过的时候,我们也不会好到哪里去,你日子很难过的时候,我们也还是那样,早就习惯了。 一点财经:关于风控,向上提倡和打造的"线上+线下"全方位风险控制体系,“线上”和“线下”各自承担怎样的功能? 袁成龙:线上加线下的风控体系。 一点财经:对,你们这么说的。 袁成龙:其实,我们逐步地在弱化线下的风控,线下其实更多的是在贷前核实、贷前服务以及在贷后催收上面。贷前核实是什么呢?核实你的身份,核实很多资料的真伪。这个服务对你有一些面对面的借贷,这种线下的方式,向上是能够有效地提供借款人,去申请借款人的门槛跟成本的。 它谈不上是一个很高级的风控,但是它让你的申请有一定的门槛。因为线下你到我的服务点去,去的人就是大概要去借钱的人。 然后线上风控,我们叫反欺诈,是一种量化模型,根据数据计算和标签分析,判定你处于什么级别,线上这一块正在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。 06 | “金融”-“科技”思辩 一点财经:如何看待金融与科技之间的关系? 袁成龙:无论用多少技术,无论使用多少科技手段,金融还是金融,它的本质不会发生改变。但是金融会让效率大大提升,会让你的边界更加广泛,它能够极大提升你的广度和深度,这是科技的作用、科技的力量。可以肯定,没有互联网的发展就不会有现在的互联网金融,没有大数据的发展,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多的线上借贷。这些东西都是因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。 一点财经:向上金服在科技这块应用都有哪些? 袁成龙:我们技术的团队在向上的占比超过一半,还是挺高的。 一点财经:对,挺高。 袁成龙:所以我们一直都是比较强调技术对这个行业业务的促进,如何去提高效率,如何去降低成本的。 一点财经:业务应用层面有没有一些比较明显体现出来的? 袁成龙:比如我们的智能客服、智能催收等等,这些都是我们智能团队孵化出来的,包括我们的云平台和很多评估体系,我们都建立了自己的业务模型。还有我们通过建立用户的全新标签库,更了解我们的客户。基于这些方式,我们能够做更加精准和精细化的运营。很多动作相当于在用户层面,你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。 一点财经:未来会一直加大这块的比重吗? 袁成龙:当然了。这个是能够去提升我们业务效率和效果的最有效的方式。 一点财经:你在博鳌论坛的时候说过一句话,科技让金融没有边际,但是做金融必须要有底线,金融底线,你指的是什么? 袁成龙:这个底线是,珍视别人的财富要超过珍视自己的财富。如果从人性的角度而言,肯定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,但在金融行业是相反的。 我非常不认同所谓的一将功成万骨枯,踩在别人枯骨上去成就自己的霸业。所以做金融底线,我觉得它应该比一般的更加严格,这个严格我很难一句话去描述它,但是至少我觉得,你应该把客户的利益看得比你自己的利益更重。 07 | 非常之道,只是永远恪守正道 一点财经:在一个行业处于监管缺失的时候,实际上很容易诱发各种走捷径、弯道超车的行为,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借此快速做大,有纠结过吗? 袁成龙:没有,我当时没有一点纠结,但是会有压力,压力来自于我的同事。因为大家都会羡慕,他们为什么这么做,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扶摇直上,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慢慢的。我觉得大家的想法肯定也没有错,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,我更多看的是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的风险,因为有些风险是能承受,有些风险是不能承受的。 一点财经:支撑你抵制住诱惑的最大动因是什么? (编辑:文山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